vim的使用方法

从命令模式到插入模式的几种方法

i 光标不移动

I 光标移动到光标所在行首

a 光标往后移动一个字符

A 光标移动到光标所在行尾

o 光标所在行下新增一行

O 光标所在行上新增一行

  1. 扩展模式:

:q 退出

:q! 强制退出,丢弃做出的修改

:wq 保存退出

:x 保存退出

:wq! 对只读文件强行修改保存

:r file 把文件内容读入到当前文件中

:w file 把文件存入另一个文件中

:! com在不退出的情况下执行命令

:r! com 把命令的结果读入到当前文件中

:2 具体第2行

:2,10 第2行到第10行

删除第5行到第7行

:5,+2 第5行到第7行

. 表示当前行

$ 表示最后一行

:. , $ d 从当前行删除到最后一行

% 全文 = 1,$

  1. 命令模式

ZZ: 保存退出

ZQ不保存退出

h左j下k上l

数字3+h 向左移动3个字符

w下一个单词的词首

e当前或下一单词的词尾

b当前或前一个单词的词首

数字3+w 向下跳3个单词

H当前页页首

M当前页页中间行

L当前页页底

^: 跳转至行首的第一个非空白字符

0: 跳转至行首

$: 跳转至行尾

G最后一行

1G, gg: 第一行

10G跳到第10行

先输入:到扩展模式,输入20回车就在20行。

):下一句

(:上一句

}:下一段

{:上一段

Ctrl+f: 向文件尾部翻一屏 

Ctrl+b: 向文件首部翻一屏 

Ctrl+d: 向文件尾部翻半屏 

Ctrl+u向文件首部翻半屏

x 删除光标处的字符

数字10+x:一次删除10个字符

xp交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及其后面字符的位置

~转换大小写

J:删除当前行后的换行符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光标放在想要替换的字符上按r在按想要替换的字符。

R:切换成REPLACE模式

d: 删除命令,可结合光标跳转字符,实现范围删除 

d$: 删除到行尾

d^删除到非空行首

d0删除到行首

dw删除单个单词

de 删除到下一个单词的词尾

db 向前删除一个单词

dd:删除整行

数字3+dd直接删除3行

dG:从当前光标删除到文件的最后一行

D:从当前光标位置一直删除到行尾,留空行,等同于d$

y 复制,行为相似于d命令

yy:复制行

数字3+yy: 复制3行 

Y: 复制整行

p:缓冲区存的如果为整行,则粘贴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下方;否则,则粘贴 至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后面

P:缓冲区存的如果为整行,则粘贴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上方;否则,则粘贴 至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前面

c删除后进入插入模式。

100iwang [ESC] 粘贴“wang”100次

gggUG 从行首到行尾全部变成大写字母

10Ggu20G 第10行到第20行变成小写字母

u撤销最近的更改

数字3+u撤销之前的3次更改

ctrl r取消之前的撤销

.重复前一次操作

数字3+.重复前一个3次操作

U 撤消光标落在这行后所有此行的更改(光标不移动到其他地方)

vim –b binaryfile 以二进制的方式打开文件

扩展命令模式下,利用xxd命令转换为可读的十六进制  :%!xxd

编辑二进制文件 

扩展命令模式下,利用xxd命令转换回二进制  :%!xxd –r 保存退出

v面向字符  V 面向行  ctrl-v 面向块

>> ,<<可以实现首行缩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Linux运维部落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104544

(0)
帅哥鱼帅哥鱼
上一篇 2018-08-05
下一篇 2018-08-05

相关推荐

  • NFS文件系统介绍及相关实验

    NFS:Network File System 网络文件系统,基于内核的文件系统。Sun公司开发,通过使用NFS,用户和程序可以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访问远端系统上的文件,基于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远程过程调用)实现

    2018-06-28
  • 数组,字符串切片,高级变量

    数组 变量:存储单个元素的内存空间 数组:存储多个元素的连续的内存空间,相当于多个变量的集合 数组名和索引 索引:编号从0开始,属于数值索引 注意:索引可支持使用自定义的格式,而不仅是数值格式,即为关联索引 bash4.0版本之后开始支持 bash –version   查看bash版本 bash的数组支持稀疏格式(索引不连续) 声明数组: de…

    Linux笔记 2018-05-13
  • 第六次作业

    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OSI: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 OSI将网络定义为7层,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口通信。 物理层: 这一层是指物理设备 数据链路层:这层通过帧封装进行传递 网络层: 通过ip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这一层就是我们经常说的IP协议层。IP协议是Inter…

    Linux笔记 2018-08-08
  • Linux学习从入门到打死也不放弃,完全笔记整理(持续更新)

    这是一片学习笔记的汇总,同步51cto,查看内容请点击各章节介绍。

    Linux笔记 2018-04-07
  • 第六周 网络管理命令、进程监控

    一、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1、模型图 2、每一层的功能和用到的协议   二、iproute2家族 1、概述 ip 是 iproute2 软件包里面的一个强大的网络配置工具,它能够替代一些传统的网络管理工具。例如: ifconfig、route 等。 2、命令格式 ip [ OPTIONS ] OBJECT { COMMAND | h…

    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