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etc/passwd、/etc/shadow文件字段的含义以及用处

    今天本人学习到了两个个Linux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们承载着Linux用户的相关信息,如果在账号方面出现一些密码相关的问题,就可以来找这两个文件查看和分析一番。

    他们分别是/etc/passwd和/etc/shadow两个文件,他们都存放于/etc目录中,都可以使用cat命令来查看其内容。

    /etc/passwd的内容类似于这样:

        root:x:0:0:root:/root:/bin/bash
        bin:x:1:1:bin:/bin:/sbin/nologin
        daemon:x:2:2:daemon:/sbin:/sbin/nologin
        adm:x:3:4:adm:/var/adm:/sbin/nologin
        lp:x:4:7:lp:/var/spool/lpd:/sbin/nologin
        sync:x:5:0:sync:/sbin:/bin/sync
        shutdown:x:6:0:shutdown:/sbin:/sbin/shutdown
        halt:x:7:0:halt:/sbin:/sbin/halt
        mail:x:8:12:mail:/var/spool/mail:/sbin/nologin
        operator:x:11:0:operator:/root:/sbin/nologin
        games:x:12:100:games:/usr/games:/sbin/nologin
        ftp:x:14:50:FTP User:/var/ftp:/sbin/nologin
        nobody:x:99:99:Nobody:/:/sbin/nologin
        dbus:x:81:81:System message bus:/:/sbin/nologin
        polkitd:x:999:998:User for polkitd:/:/sbin/nologin
        avahi:x:70:70:Avahi mDNS/DNS-SD Stack:/var/run/avahi-daemon:/sbin/nologin
        avahi-autoipd:x:170:170:Avahi IPv4LL Stack:/var/lib/avahi-autoipd:/sbin/nologin
        postfix:x:89:89::/var/spool/postfix:/sbin/nologin
        sshd:x:74:74:Privilege-separated SSH:/var/empty/sshd:/sbin/nologin
        gentoo:x:1000:1002:Gentoo Distribution:/home/gentoo:/bin/bash

    其中每一条代表一个账户,每个条目有7个字段分别用(:)冒号分开,它们每一个字段都有自己的含义。下面我来具体描述下每个字段的含义。

        USERNAME:PASSWORD:UID:GID:COMMENT:HOME DIRECTORY:SHELL

    USERNAME:用户名

    PASSWORD:用户密码

    UID:用户识别码

        0:为系统管理员root

        1-499:系统用户(其中CentOS6是1-499,CentOS7是1-999)系统用户请一定保留出来,因为系统的一些进程用到的用户名的ID如果占用了,会造成一些错误,所以还请保留。

        1000-65535:为普通用户(暂时用这些也够了,其实2.6的核心已经支持2^32了)

    GID:用户组识别码

        不同的用户可以属于同一个组,享有该用户组共有的权限。

    COMMENT:账号描述

    HOME DIRECTORY:用户的家目录,一般创建的新用户的家目录都在/home/USERNAME同名的目录,这个目录也是可以修改和移动的。每一个用户的家目录都会从/etc/skel/中复制文件

    Shell:用户默认的shell,可以修改/etc/default/useradd文件来改变默认的shell,可用的shell可以在/etc/shells中查看。

   

    /etc/shadow

       root:$6$9HRSe8I3Sbgcigq7$WhKt.yxTsI.eC38Cks/lNkRExXN/xnuazSfHrcipg3L.vF9qo.U1b.QRGSbEkMvxtBSP0Vy1C7WybuSVUwMU4/:16801:0:99999:7:::
       bin:*:16231:0:99999:7:::
       daemon:*:16231:0:99999:7:::
       adm:*:16231:0:99999:7:::
        lp:*:16231:0:99999:7:::
       sync:*:16231:0:99999:7:::
       shutdown:*:16231:0:99999:7:::
       halt:*:16231:0:99999:7:::
       mail:*:16231:0:99999:7:::
       operator:*:16231:0:99999:7:::
       games:*:16231:0:99999:7:::
       ftp:*:16231:0:99999:7:::
       nobody:*:16231:0:99999:7:::
       dbus:!!:16801::::::
       polkitd:!!:16801::::::
       avahi:!!:16801::::::
       avahi-autoipd:!!:16801::::::
       postfix:!!:16801::::::
       sshd:!!:16801::::::
       gentoo:$6$uTTHTd9m$/pWKUhUvCdjvgRjivCUil8M8UUBKaFPTQgUQVGh4MZ1lDa7RPyeAZuvC0v.AcL5x5CEeXzBYe2bk4pVUgfw5/0:16811:0:99999:7:::

   九个字段的含义:账户名:密码:最近一次修改的日期:密码多久之内不能被修改:口令需要变更的天数:口令变更前的提醒天数:口令过期后的宽限时间:账号失效日期:保留字段        

    第一字段  帐户名称 (与/etc/passwd保持一致)

    第二字段  帐户口令(即密码, 加密过的所以是一串字符,如果是在密码栏的第一个字元为‘ * ’或者是‘ ! ’,表示这个帐号并不会被用来登入的意思,经过本人测试,如果将第一个字符修改成"*"此账号将无法登录)

    第三字段  最近一次修改的日期

    每四字段  密码多久之内不能被修改, 以天为单位

    第五字段  口令需要变更的天数 (出于安全考虑, 可以这样设置,强制用户多久换一次密码)

    第六字段  口令变更前的提醒天数(根据第五个字段, 前多少天提醒用户去修改口令)

    第七字段  口令过期后的宽限时间(即第五字段过期后还可以宽限的天数, 过了这个天数帐号就会默认为失效了)

    第八字段  帐号失效日期(帐号如果超出这个设置后就会失效, 通过用在收费服务中, 或者我们的后台任务当时, 任务完成帐号失效等)

    第九字段  保留字段, 目前无实际应用

    

    下面两个命令是这两个文件相关的,可以作为参考。

    pwconv
    根据/etc/passwd文件生成/etc/shadow。它把所有口令从/etc/passwd移到/etc/shadow中。
    pwunconv
    将/etc/shadow中的信息尽可能地恢复到/etc/passwd。

    

    像我们这种新手经常会碰到root密码忘记的问题,所以我借鉴了网上各位大神的处理方式,在这里分享出来。

     1、启动grub菜单,选择编辑选项启动。

    blob.png

    2 – 按键盘e键,来进入编辑界面

    blob.png

    3 – 找到Linux 16的那一行,将ro改为rw init=/sysroot/bin/sh

    blob.png

    4 – 现在按下 Control+x ,使用单用户模式启动

    blob.png

    5 – 现在,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访问系统

     chroot /sysroot    # 改变系统根目录(指定临时根目录)
     passwd root         # 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
     touch /.autorelabel # 更新系统信息
     exit                # 退出
     reboot              # 重启系统

    好了,重启之后就可以用新设置的密码登录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和我一样刚刚入门的新手。谢谢大家。

   

原创文章,作者:qiaojia596,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10956

(6)
qiaojia596qiaojia596
上一篇 2016-01-14
下一篇 2016-01-14

相关推荐

  • 高级文件系统管理之磁盘配额及RAID的运用

    本章内容 设定文件系统配额 设定和管理软RAID设备 一,概述 配置配额系统: 综述 在内核中执行 以文件系统为单位启用 磁盘配额最小单位是以文件系统为单位启用,就是一个挂载点,而不能以目录为单位 对不同组或者用户的策略不同 根据块或者节点进行限制 执行软限制(soft limit) 硬限制(hard limit) 初始化 分区挂载选项:usrquota、g…

    Linux干货 2016-09-07
  • M20 – 1- 第三周(1):课堂练习与作业

    课堂练习: 1、创建用户gentoo,附加组为bin和root,默认shell为/bin/csh,注释信息为"Gentoo Distribution" [root@localhost ~]# useradd -G bin,root -s /bin/csh -c&nbsp…

    Linux干货 2016-08-08
  • 在CentOS中获取命令帮助

    在CentOS中获取命令帮助    在使用和学习CentOS系统中,当我们遇上不熟悉的命令却又需要了解它的详细用法的时候,我们需要获取帮助。除了借助他人和搜索引擎之外,自己通过查看系统帮助文档来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下面就来介绍如何获取帮助以及简单的解决思路:    一、如何获取命令帮助 Linux提供多层次的命令帮助:…

    Linux干货 2016-07-27
  • 第四周(1):课堂练习与作业

    课堂练习: 1、删除/etc/grub.conf文件中所有以空白开头的行行首的空白字符 [root@centos6 ~]# sed 's@^[[:space:]]\+@@' /etc/grub.conf 2、删除/etc/fstab文件中所有以#开头,后面至少跟一个空白字符的行的行首的#和空白字符 …

    Linux干货 2016-08-10
  • Linux的发展史

       在早期电气化发展时代1946年诞生了计算机事物,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巨大,只能适用于一个人操作,而且运行速度慢。但已经形成计算机的架构体系,为了尽可能的榨干计算机资源在计算机发展的二阶段,于是有当时著名实验室BELL ,GE,MIT共同研发了一款叫MULTCS操作系统,这也是最早的操作系统。   1946年一个没有完成的梦想,…

    Linux干货 2016-10-13
  • 第三天作业

    1、列出当前系统上所有已经登录的用户的用户名。注意:同一个用户登录多次,则只显示一次即可 [root@localhost ~]# who | cut -d ' ' -f1 | sort | uniq [root@localhost ~]# who (unknown) :0         &nbsp…

    Linux干货 201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