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系统的创建和管理

作业:文件系统的创建和管理

思路:管理通常就是增删改查[*代表某一数值,测试机centos6使用的就是ext4,不要问我为什么了,马哥告诉我的,你问他吧!];

  事情准备检查系统支持和使用的文件系统格式:

        #lsmod        或        #cat /proc/filesystems

  1. 增与标题的创建同理:

       首先要有这么个可以新增的硬盘空间 ==>分区,并将分区信息记录系统中 ==> 将分区格式化为你想要的文件系统格式 ==>挂在使用

       新增一块20G硬盘/dev/sdb  ==>#fdisk /dev/sdb      #partx -a /dev/sdb  ==>#mke2fs -t ext4 /dev/sdb*  ==>  #mount /dev/sdb* /mydata  #mount -a

   2. 删除文件系统:

       首先要解除挂载,必须注意的是保证文件资料 ==> 或用作其他文件系统或直接删除该分区回收硬盘

       #umount /dev/sdb*   ===>  #mkfs -t fstype /dev/sdb*     ===> #fdisk /dev/sdb —->d —->*—->w

   3. 改==改空间大小,该文件系统格式,改挂载点等;其他的具体参数修改可以#man command一下

        改空间大小就是上述的增删【我目前就知道这个了T_T!】;修改挂载点就是要在保证原数据完整的情况下,解除原先挂载点然后再而挂载新的点,把自己都说绕了umount old_point –> mount new_point;

   4. 查询其实就是更好验证结果

        查文件系统的大小空间,块大小,卷标,挂载点以及一些权限等;

        #fdisk -l        #blkid /dev/sdb*        #tune2fs -l /dev/sdb*        #dumpe2fs -h /dev/sdb*        #mount

   5. 检测和修复错误

       #fsck -t -[a,f] ext4 /dev/sdb*  -t 为fstype格式,-a自动修复错误,-f强行执行检查修复

首先这里我的系统原先的/dev/sda已经分完;这窝是先通过给centos扩展,增加了一块20G的硬盘【其实就是在centos关机的时候在硬件那里点击添加硬盘,大小自己选】,就是下图中的/dev/sdb的空间;

文件系统的创建和管理

这里我就将这20G分成4*5G,分别为/dev/sdb{1,2,3,4}:

文件系统的创建和管理

配好分区后,需要将分区信息记录到/proc/partitions中,不然系统认为是未完成或未分区;

#partx -a /dev/sdb      记录sdb分区信息

#cat  /proc/partitions   验证是否已经记录分区信息

文件系统的创建和管理

格式化上面建好的分区,常用相关参数 -t ext4 为-t后面跟的参数就是你分区所想要格式化的文件夹系统格式,-b 2048 为分区上按-b后参数的大小块分,-L "LABLE"卷标,类似文件名;

文件系统的创建和管理

验证格式化分区信息:

当然你如果要查看详细信息,可以使用dumpe2fs -h /dev/sd*  或者 tune2fs -l /dev/sd*【前面两个命令只适用于支持ext系列的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的创建和管理

格式化完就是挂载分区:

文件系统的创建和管理

mount时可以加以权限,上图是(rw);

以上仅仅测试,就没有添加开机自动挂载了,浪费资源不好;

开机自动挂载:

需要将挂载的分区以UUID或者LABLE_name 按/etc/fstable的格式添加到末行,生产机操作前请备份!

 

原创文章,作者:molog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11201

(0)
mologamologa
上一篇 2016-01-19
下一篇 2016-01-19

相关推荐

  • 文本处理

    1 、查出分区空间使用率的最大百分比值   2、查出用户UID最大值的用户名、UID及shell类型   3、查出/tmp的权限,以数字方式显示   4、统计当前连接本机的每个远程主机IP的连接数,并按从大到小排序 5、显示/proc/meminfo文件中以大小s开头的行;(要求:使用两种方式) 6、显示/etc/passwd文…

    Linux干货 2016-08-08
  • Linux基础之RAID

    一.RAID介绍 RAID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叫做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但在当时磁盘并非像现在这么便宜,反而这种组合方式使得代价非常昂贵,所以后来改名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基本的思想就是组合组合多个便宜的,性能相对较低…

    Linux干货 2016-11-08
  • linux进程管理

    Linux内核:抢占式多任务 进程类型: 1、守护进程:在系统引导过程中启动的进程,与终端无关的进程; 2、前台进程:跟终端相关,通过终端启动的进程,注意:也可把前台启动的进程送往后台,以守护模式运行;   进程状态: 运行态:running 就绪态:ready 睡眠态:a、可中断:interruptable;b、不可中断:uninterrupta…

    Linux干货 2018-02-08
  • Shell编程(1)

    Shell编程:     编程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             静…

    Linux干货 2016-08-18
  • 常见文件管理命令及bash特性

    cat:查看文件文本内容  -n:显示行号  [root@study ~]# cat -n /etc/passwd  1  root:x:0:0:root:/root:/bin/bash  2  bin:x:1:1:bin:/bin:/sb…

    系统运维 2016-11-06
  • 常用的shell命令

    硬件: 1.cpu相关 lscpu:查看cpu的统计信息 cat /proc/cpuinfo :查看cpu详细信息,如每个cpu的型号 2.内存相关 free -m:概要查看内存情况,这里的单位是MB cat  /etc/meminfo   :查看内存详细信息 3.磁盘相关: l…

    Linux干货 201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