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ycled和Recycler的故事


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http://jeffyyko.blog.51cto.com/28563/156012


     首先说明一下,这里不是英语课堂,本文也不是来辨析Recycled和Recycler这两个单词的含义。Recycled是FAT32和NTFS分区格式下的回收站名称,而Recycler仅存在于NTFS分区格式中。

通过本文,你可以了解到

◆什么是Recycled和Recycler

◆这2个文件夹是如何产生的

◆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如何理解这两个文件夹       

     初看上去Recycled和Recycler都有回收的意思,似乎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区别还是很大的,想把它们弄明白就需要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具体做什么的等等问题。先前已经说过它们各自的存储位置,为了印证这一点,我准备了一个未划分的分区,大约60G空间,实验的大致步骤是将这个分区划分为2个不同的分区格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一、准备工作

打开磁盘管理工具,如下图

1.jpg

这里有三个分区,现在我们需要将最后一部分划分成2个独立的分区,分别是FAT32格式和NTFS格式。

在空白分区上点右键,并选择【新建逻辑驱动器】,如下图:

2.jpg

在这里向导提示中,点击【下一步】

3.jpg

这里已经默认选中了【逻辑驱动器】,点击【下一步】

4.jpg

这里我们需要指定第一个分区的大小,有一个知识点要先交代一下。我们知道,当单个分区大于32G的时候,是无法设置为FAT32分区格式的。这里我们做一个测试,看是否果真如此。

5.jpg

32G也就是32768MB,此时就输入32768.然后点击【下一步】

6.jpg

这里默认即可,点击【下一步】

7.jpg

从上图可以看到,当分区大小等于32768MB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FAT32格式。小于32768MB自然也可以。那如果是32769MB呢? 看一下系统对所谓的32G限定的是不是真的如此或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返回到设定磁盘大小那里,我们输入32769MB

8.jpg

这里依然默认,点击【下一步】

9.jpg

这里默认即可,点击【下一步】

Recycled和Recycler的故事

可以看到,这里只能选择NTFS格式了,因为这个分区已经大于32G,即32769MB。可见32G大小的限制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非常准确,并非一个模糊的概念。

我们首先要划分一个FAT32的分区即32G的大小,设置为E盘,剩下的29G为F盘,格式为NTFS。

11.jpg

二、创建Recycled和Recycler文件夹

   难道这两个东东不是自动就有的吗?对,如果按照常规思路,的确应该是默认就创建好了的,但实际情况呢?我们来看一看

     因为这两个文件夹都是属于系统级别的文件,所以默认都是隐藏的,我们需要将它们显示出来(操作过程略)

     已经设置了取消隐藏系统文件,但是还是没有,如下图

E盘:

12.jpg

F盘:

13.jpg

F盘里只有一个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文件夹,这个是给系统还原存储相关信息用的,和今天讨论的话题没什么关系,暂且不予理会。

看来,这两个文件夹并不是默认就有的,怎么弄出来呢?

很简单,只要在E或F分区随便删除一个文件就会自动创建Recycled或Recycler了

以E盘为例,新建一个文本文件

14.jpg

现在将它删除

15.jpg

此时提示,会将其放入回收站。

16.jpg

删除之后,在E盘会立刻产生一个Recycled的文件夹,其实不仅仅是E盘,F盘也一样,而且连同Recycler文件夹也一起产生。同时,刚删除的文件也会在Recycled中。

17.jpg

打开F盘,我们可以看到:

18.jpg

三、理解Recycled和Recycler

     其实,Recycled是一个特殊的文件夹,不仅仅存在于FAT32中,所有盘里都有,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知道回收站的属性中有一项设定,就是可以单独设置每一个分区允许存放已删除文件的空间大小。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当各分区大小不一致时,可以灵活调整某一分区中回收站的大小,从而合理利用空间。

      在F盘的Recycler里,也有一个和Recycled一样图标的文件,原则上来讲功能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Recycled是每个分区中的独立回收站,而Recycler则是NTFS下的回收站,但与之不同的是,在Recycler下,会有1个或多个类似Recycled图标且功能相同的文件夹,如下图:

19.jpg

这个和Recycled有什么区别呢?看文件名就猜得到了。FAT32下的Recycled是共享的,每个盘都有,而且内容都一样,但在NTFS分区系统下的Recycler中,系统为每一个用户都创建了一个回收站文件夹,并以该用户的SID命名。且不同的用户不能访问别人用户的回收站内的文件(管理员除外),这也是NTFS安全性的一个体现,即使是用户删除的文件夹也同样受到保护。相比FAT32而言,NFTS安全性是的确提升了不少。

四、测试Recycler的安全性

   这里我们新建了两个受限用户,john和kin。

20.jpg

然后分别登陆一次,然后随意创建并删除一个文件,之后系统才会为其建立各自的回收站。

下面是Recycler里的三个文件夹,当然也包含administrator用户。

21.jpg

如果单纯看SID可能不好判断谁是谁,我这里有两个工具sid2user和user2sid(请查阅附件1),可以对SID和用户名进行互查。

比如,知道john的用户名,想查询对应的SID,操作如下:

22.jpg

或者查询kin的SID,想知道这个SID对应的用户是谁,操作如下:

23.jpg

我们现在使用John的帐户登录,并访问一下用户Kin的回收站,看有什么提示

24.jpg

可以看到,John只能看到自己的回收站,而administrator和用户Kin的回收站均不可见,仅仅是个文件夹。不用说,更不能访问了。如下图:

25.jpg

提示【拒绝访问】。

    其实有关NTFS下的回收站,还有很多技巧和知识点,这里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谢谢!


转自:http://jeffyyko.blog.51cto.com/28563/156012

原创文章,作者:s1993081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1584

(0)
s19930811s19930811
上一篇 2015-03-25
下一篇 2015-03-25

相关推荐

  • Linux 基础(三)——用户管理&正则表达式

    1、  列出当前系统上所有已经登录的用户的用户名,注意:同一个用户登录多次,则只显示一次即可。 who | cut -d " " -f1 | uniq 2、  取出最后登录到当前系统的用户的相关信息。 last -1 | cut -d " " -f1 | head -1 | id 3、  …

    Linux干货 2016-11-08
  • 第六周作业

    请详细总结vim编辑器的使用 模式化的编辑器 基本模式: 编辑模式,命令模式 输入模式 末行模式: 内置的命令行接口; 打开文件: # vim [options] [file ..] +#:打开文件后,直接让光标处于第#行的行首; +/PATTERN:打开文件后,直接让光标处于第一个被PATTERN匹配到的行的首; 模式转换: 编辑模式:默认模式 编辑模式 …

    Linux干货 2017-03-21
  • 常用文本处理工具及grep和正则表达式

    一、文件查看命令 (1)普通查看工具:cat,tac,rev  1、cat命令常用选项    -n:显示行号    -E:显示行结束符$    -A:显示所有控制符  2、tac:从最后一行开始倒序显示  3、rev:将每一行的内容反转显示   (2)分页查看…

    Linux干货 2016-08-11
  • 马哥教育网络班21期+第5周课程练习

    1.显示/boot/grub/grub.conf中至少以一个空白字符开头的行 [root@itop ~]# grep "^[[:space:]]\+" /boot/grub/grub.conf 2.显示/etc/rc.d/rc.sysinit文件中以#开头,后面至少一个空白字符,而后又有至少一个非空…

    Linux干货 2016-08-08
  • N25期–第六周作业

    请详细总结vim编辑器的使用并完成以下练习题 1、 复制/etc/rc.d/rc.sysinit文件至/tmp目录,将/tmp/rc.sysinit文件中的以至少一个空白字符开头的行的行首加#; %s@^[[:space:]]\{1,\}.*@#&@ 2、 复制/boot/grub/grub.conf至/tmp目录中,删除/tmp/grub.conf…

    Linux干货 2017-01-17
  • AWK 的用法

    目录: 一、概述 二、awk基本语法格式 三、awk基本操作 四、awk条件及循环语句 五、awk函数 六、awk演示示例(源自于man手册) 一、概述 产品概述:  awk是一种编程语言,用于在linux/unix下对文本和数据进行扫描与处理。数据可以来自标准输入、文件、管道。&nbsp…

    Linux干货 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