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哥教育网络21期+第三周练习博客

1、列出当前系统上所有已经登录的用户的用户名,注意:同一个用户登录多次,则只显示一次即可。

[root@localhost ~]# who | cut -d' ' -f 1 | uniq

2、取出最后登录到当前系统的用户的相关信息。

[root@localhost ~]# who  | cut -d' ' -f 1 | tail -n 1 
root
[root@localhost ~]# grep '^root*' /etc/passwd
root:x:0:0:root:/root:/bin/bash

3、取出当前系统上被用户当作其默认shell的最多的那个shell。

[root@localhost ~]# cut -d : -f 7 /etc/passwd | uniq -c | sort -n | tail -n 1 
     30 /sbin/nologin

4、将/etc/passwd中的第三个字段数值最大的后10个用户的信息全部改为大写后保存至/tmp/maxusers.txt文件中。

[root@localhost ~]# sort -t: -k3 -n /etc/passwd | tail -10 | tr 'a-z' 'A-Z' > /tmp/etc.conf

5、取出当前主机的IP地址,提示:对ifconfig命令的结果进行切分。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 grep -E -o "(inet.*)" | head -n 1 | cut -d' ' -f 2
192.168.1.105

6、列出/etc目录下所有以.conf结尾的文件的文件名,并将其名字转换为大写后保存至/tmp/etc.conf文件中。

[root@localhost ~]# ls /etc/ | grep '.conf$' | tr 'a-z' 'A-Z' > /tmp/etc.conf

7、显示/var目录下一级子目录或文件的总个数。

[root@localhost ~]# ls /var/ | wc -l 
23

8、取出/etc/group文件中第三个字段数值最小的10个组的名字。

[root@localhost ~]# sort -t: -k 3 -n /etc/group | head -n 10 | cut -d: -f 1

9、将/etc/fstab和/etc/issue文件的内容合并为同一个内容后保存至/tmp/etc.test文件中。

[root@localhost ~]# cat /etc/fstab  /etc/issue > /tmp/etc.test

10、请总结描述用户和组管理类命令的使用方法并完成以下练习:

   (1)、创建组distro,其GID为2016;

[root@localhost ~]# groupadd distro -g 2016

   (2)、创建用户mandriva, 其ID号为1005;基本组为distro;

[root@localhost ~]# useradd mandriva -u 1005 -g distro

   (3)、创建用户mageia,其ID号为1100,家目录为/home/linux;

[root@localhost ~]# useradd mageia -u 1100 -d /home/linux

   (4)、给用户mageia添加密码,密码为mageedu;

[root@localhost ~]# echo "mageedu" | passwd --stdin mageia

   (5)、删除mandriva,但保留其家目录;

[root@localhost ~]# userdel mandriva

   (6)、创建用户slackware,其ID号为2002,基本组为distro,附加组peguin;

[root@localhost ~]# useradd slackware -u 2002 -g distro -G peguin

   (7)、修改slackware的默认shell为/bin/tcsh;

[root@localhost ~]# usermod -s /bin/tcsh slackware

   (8)、为用户slackware新增附加组admins;

[root@localhost ~]# usermod -G admins slackware

   (9)、为slackware添加密码,且要求密码最短使用期限为3天,最长为180天,警告为3天;

[root@localhost ~]# passwd -n 3 -x 100 -w 3 slackware

   (10)、添加用户openstack,其ID号为3003, 基本组为clouds,附加组为peguin和nova;

[root@localhost ~]# useradd openstack -u 3003 -g clouds -G peguin,nova

   (11)、添加系统用户mysql,要求其shell为/sbin/nologin;

[root@localhost ~]# useradd -u 520 -s /sbin/nologin mysql

   (12)、使用echo命令,非交互式为openstack添加密码。

[root@localhost ~]# echo "123" | passwd --stdin openstack

原创文章,作者:Net21_Preferr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25674

(0)
Net21_PreferredNet21_Preferred
上一篇 2016-07-26
下一篇 2016-07-26

相关推荐

  • 少走冤枉路!带你走过SNMP的那些坑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在网络与系统监控领域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数据采集技术。尽管这个协议非常简单,但在大规模IT环境监测中,还是经常会碰到各种坑,因此优云开源了一套友好的SNMPAPI,并通过本文简单介绍这套API中的一些特点,希望帮助各位运维同仁提前规避一些问题。 特点[0].&…

    2016-06-22
  • Linux中的man命令使用方法

      Linux中的man命令就是manual的缩写,此命令是用来查看系统中自带的各种参考手册,帮助用户更好的了解并使用命令。   man命令的使用格式为: man COMMAND,即man后面跟上需要查询的命令,进到手册后有如下快捷按钮帮助用户更好的操作手册。     1.按键-j &nb…

    Linux干货 2016-10-20
  • 文本处理工具-习题

    1 、找出ifconfig 命令结果中本机的所有IPv4地址 [root@centos7 ~]# ifconfig |head -2 |tail-1 |cut -dn -f2 |cut -d" " -f2 2 、查出分区空间使用率的最大百分比值 [root@centos7 ~]# df |cut -c44-46 |sort -n|tail…

    Linux干货 2016-08-15
  • 基于Redis的开源分布式服务Codis

    Redis在豌豆荚的使用历程——单实例==》多实例,业务代码中做sharding==》单个Twemproxy==》多个Twemproxy==》Codis,豌豆荚自己开发的分布式Redis服务。在大规模的Redis使用过程中,他们发现Redis受限于多个方面:单机内存有限、带宽压力、单点问题、不能动态扩容以及磁盘损坏时的数据抢救。 Redis通常有3个使用途径…

    Linux干货 2015-02-25
  • 文件查找

        Linux上的所有资源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如果是手工查找的话,势必会浪费太多的时间,这里推荐俩款大家用于查找的工具。 文件查找    文件查找经常用到的俩款软件,locate和find    二者区别 locate:1) 非实时查找;    &nbsp…

    Linux干货 2016-08-18
  • N26-第八周

    1、请描述网桥、集线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功能、使用场景与区别。     网桥(birdge):工作于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是连接两个局域网的一种存储/转发设备,能将一个大的LAN分割为多个网段,或将两个以上的LAN互联为一个逻辑LAN,使LAN上的所有用户都可访问服务器,可以分割冲突域。   &nb…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