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及cd、pwd、mkdir、rmdir、tree命令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及cd、pwd、mkdir、rmdir、tree命令详解

一、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由下图进行讲解)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及cd、pwd、mkdir、rmdir、tree命令

绝对路径:由根目录开始(/)开始的文件名或者目录名称,我们通过绝对路径切换到/man1文件处,所经过的路径。

cat /root/usr/share/man/man1

如下图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及cd、pwd、mkdir、rmdir、tree命令

相对路径:相对于当前路径,以当前所在位置的相对路径。例如,我现在在/sbin目录下,我要访问man1文件。相对路径为

cat /usr/share/man/man1

如下图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及cd、pwd、mkdir、rmdir、tree命令 同理我们也可以用绝对路径来访问这个文件 cd /root/usr/share/man/man1 如下图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及cd、pwd、mkdir、rmdir、tree命令

那我们访问一个文件或者目录时最好用相对路径还在绝对路径? 这要看你所处的位置,如下图的两种情况,
1.我在share目录中,我要访问man1文件; 2.我在man目录下要访问test目录。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及cd、pwd、mkdir、rmdir、tree命令 我们可以发现第二种情况,我们要访问test1目录只有一种方式,使用绝对路径。 这下应该能理解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至于我当前在share目录下我要访问man1文件,我应该用那种路径。这需要看你访问man1文件的目的等等,这里暂时不做详细介绍。

二、cd命令

切换工作目录 无论是作为一名管理员还是一名Linux普通的用户,我们在使用Linux系统过程中,都会因为需要不停的切换工作目录。这时候就需要用到cd这个命令。

1.使用方法:

cd destination e.g. 如上图所示我们由切换到tmp目录下的test1目录下的1目录下的2目录下

[root@local ~]# cd /tmp/test1/1/2
[root@local 2]# pwd
/tmp/test1/1/2

注意(均是双引号里面为特殊目录)

在这里面我们需要记住几个特殊的目录,可以帮助更加便捷的使用Linux。

1. "."代表是当前目录的意思
2. ".."代表是上一级目录的意思

cd .. 我们可以快速切换到上一级目录,比使用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都更加快速。

[root@local ~]# cd -
/tmp/test1/1/2
[root@local 2]# cd ..
[root@local 1]# cd -
/tmp/test1/1/2
[root@local 2]# cd ..
[root@local 1]# pwd
/tmp/test1/1
[root@local 1]# cd ..
[root@local test1]# pwd
/tmp/test1
[root@local test1]# cd ..
[root@local tmp]# pwd
/tmp
[root@local tmp]#  cd ..
[root@local /]# pwd
/
3. "-"在刚刚使用过的工作目录与现在的工作目录进行来回切换
[root@local 2]# cd -
/root
[root@local ~]# cd -
/tmp/test1/1/2
[root@local 2]# cd -
/root
[root@local ~]# cd -
/tmp/test1/1/2
4. "~" 代表当前用户家目录
5. "~mageedu" 代表mageedu这个用户的jiamu

root 用户可以直接切入任何其他用户的家目录,而不需要密码认证。

三、pwd命令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root@local 1]# pwd
/tmp/1

-P 选项,显示软链接指向路径而不显示当前路径。具体看下面的命令。

[root@local tmp]# ll
total 0
lrwxrwxrwx. 1 root root 4 Jul 31 09:35 1 -> /dev 
[root@local 1]# pwd
/tmp/1
[root@local 1]# pwd -P
/dev

可以看到1目录时个软链接指向dev目录,而pwd只是显示的当前路径,而加上-P显示的就是软链接指向的路径。

注意:pwd命令一般的用法都是直接用命令而不跟着任何参数。
同时又相关的环境变量也能实现这个功能:

1.PWD(大写) :显示当前所在目录

[root@local ~]# echo $PWD
/root

2.OLDPWD(大写):显示上一次所在目录

[root@local ~]# cd /tmp
[root@local tmp]# cd /usr
[root@local usr]# echo $OLDPWD
/tmp

四、mkdir

创建一个目录,这个命令也是管理Linux基础的命令之一。请务必掌握

常用选项

-m, –mode=MODE,创建指定MODE的目录,注意这个权限不需要减掉umask。如下图

[root@local tmp]# ll
total 0
drwxrwxrwx. 2 root root 6 Jul 31 10:24 test.dir
[root@local tmp]# mkdir --mode=111 test.dir2
[root@local tmp]# ll
total 0
drwxrwxrwx. 2 root root 6 Jul 31 10:24 test.dir
d--x--x--x. 2 root root 6 Jul 31 10:25 test.dir2

-p, –parents 连续创建多个不存在的目录,并且不会报错。我们知道mkdir这个命令只能在存在的路径中创建目录,而我们有时候需要这样创建,例如,在tmp目录下面再创建1目录,1目录下再创建2目录,2目录下再创建3目录,3目录下再创建4目录,4目录下再创建5目录。要求一次创建成功。这是就需要用过这个选项,具体见下图。

[root@local tmp]# mkdir -p /tmp/1/2/3/4/5
[root@local tmp]# tree /tmp
/tmp
├── 1
│   └── 2
│       └── 3
│           └── 4
│               └── 5

五、tree

上面的图我们可以大概知道tree命令的用法。没错,tree命令就用来显示目录和文件的层级结构。

常用选项

-a 显示所有文件和目录,除了.和.. (常用)

    [root@local tmp]# tree -a /root
    /root
    ├── anaconda-ks.cfg
    ├── .bash_history
    ├── .bash_logout
    ├── .bash_profile
    ├── .bashrc
    ├── .cache
    │   ├── abrt
    │   │   └── lastnotification
    │   └── dconf
    │       └── user
    ├── .config
    │   ├── abrt
    │   └── lftp
    ├── .cshrc
    ├── .dbus
    │   └── session-bus
    │       └── 7a8157e8e3f64383a8612754a1682bcb-9
    ├── initial-setup-ks.cfg
    ├── .lesshst
    ├── .local
    │   └── share
    │       └── lftp
    │           ├── cwd_history
    │           ├── rl_history
    │           └── transfer_log
    ├── .tcshrc
    ├── .viminfo
    ├── .xauth3F8Xbp
    └── .xauth3fbnpT

    11 directories, 18 files

-d 仅仅显示目录(常用和-L 一起使用)

[root@local tmp]# tree -d /root
/root

0 directories

-L显示几级层数,和-d 一起使用

[root@local usr]# tree -L 1 -d /

/
├── bin
├── boot
├── dev
├── etc
├── home
├── lib
├── lib64
├── lost+found
├── media
├── mnt
├── opt
├── proc
├── root
├── sbin
├── selinux
├── srv
├── sys
├── tmp
├── usr
└── var

20 directories

tree还有很多其他的命令,详见man。常用的就是以上的选项

六、rmdir

这是一个很少用的命令,因为他的一起功能我们能通过rm 实现,因此就不在这里做过多介绍需要了解详解man。

原创文章,作者:figh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26965

(0)
fighterfighter
上一篇 2016-08-02
下一篇 2016-08-02

相关推荐

  • MongoDB安装部署手稿

    Edit MongoDB 手册 MongoDB 手册 第一章 Introduction MongoDB入门学习目录(建议) Databases Collections Documents 第二章 部署安装 1. Import the MongoDB public key 2. Configure the package management system (…

    Linux干货 2016-03-26
  • 学习新技术的10个建议

    我们生活在一个振奋人心的时代。我们可以越来越方便廉价地获得大量学习资源。这些资源的传播载体由最初的教室被变成了博客,技术论坛等。坐拥如此众多的学习资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好好利用。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在这知识的海洋中选择自己的前进方向。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要概括一些技术学习的建议,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尽管我的建议主要涉及的是软件开发方面,但是这些…

    Linux干货 2015-03-20
  • linux系统启动及kickstart

    1、简述linux操作系统启动流程
    2、简述grub启动引导程序配置及命令行接口详解
    3、实现kickstart文件制作与光盘镜像制作

    2018-01-17
  • 09yum的使用以及简单配置

    YUM: yellowdog update modifier ,rpm的前端程序,用来解决软件包相关依赖性,可以在多个库之间定位软件包。 yum repository:yum repo,存储了众多RPM包,以及包相关的元数据文件,放置于特定目录repodata下。 yum 访问的文件服务器主要有三种,ftp,http,file。 yum客户端配置文件: 【/…

    Linux干货 2016-11-04
  • 在CentOS 6上编译安装LAMP

    在CentOS 6上编译安装LAMP     在生产中如果需要使用较新的服务,而系统提供的rpm包又较老时该怎么办呢?其实应用程序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如:使用系统发行商提供rpm包或者下载源码包手动编译安装也是可以的。今天我们编译的服务不是一个单独的而是一套。这套黄金搭档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已经经过无数用户的验证,各大电商站点、门户网站、以及各…

    Linux干货 2017-04-23
  • LVM2基本应用,扩展及缩减实现

    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是CentOS6中常用的磁盘管理的工具。常用于CentOS6上,提供了分区的动态扩展、缩减等功能。目前的常用版本为LVM2。 结构: 一、物理卷 LVM的物理卷以分区为单位。通常情况下,会以一个硬盘一个分区的情况下进行容量扩展。 在分区之后,要使用fisk命令来改变分区的类型,LVM的磁盘类型…

    Linux干货 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