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接口配置-bonding

bonding

     就是将多块网卡绑定同一个IP地址对外提供服务,可以实现高可用或是负载均衡,当 然,直接给两块网卡设置同一个IP地址是不可能的,通过bonding,虚拟一块网卡对外提供链接,这样即使一块网卡坏了可以经行自动切换,而不会影响业务的正常的通信

Bonding的工作模式

mode 0

轮转(round-robin)策略:从头到尾顺序的在每一个slave接口上面发送数据包。本模式提供负载均衡和容错的能力(负载均衡时需要交换的硬件作支撑)物理网卡被修改为相同的mac地址

mode 0bond所绑定的网卡的IP都被修改成相同的mac地址,如果这些网卡都被接在同一个交换机,那么交换机的arp表里这个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就有多 个,那么交换机接受到发往这个mac地址的包应该往哪个端口转发呢?正常情况下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一个mac地址对应多个端口肯定使交换机迷惑了。所以 mode0下的bond如果连接到交换机,交换机这几个端口应该采取聚合方式(cisco称为 ethernetchannelfoundry称为portgroup),因为交换机做了聚合后,聚合下的几个端口也被捆绑成一个mac地址.我们的解 决办法是,两个网卡接入不同的交换机即可。

 blob.png

mode 1 active-backup

活动备份策略:在绑定中只有一个slave被激活,当且仅当活动的slave接口失败时才会激活其他slave。为了避免交换机发生混乱此时绑定的mac地址只有一个外部端口上可见

blob.png

 mode 3broadcast

广播策略:在所有的slave接口上传送所有的报文。本模式提供容错能力

Bonding 配置

创建banding 设备的配置文件ifcfg-bond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

      DEVICE=bond0

      BOOTPROTO=none

      BONDING_OPTS= miimon=100 mode=0//这里的mode就是改变mode

创建bind的网卡eth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激活此接口时使用什么协议来配置接口属性,常用的有dhcp bootp static 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USERCTL=no

创建bind的网卡eth1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USERCTL=no

网络接口配置-bonding     blob.png

  mode=6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不必”Switch”支援及设定。mode6模式下无需配置交换机,因为                 做bonding的这两块网卡是使用不同的MAC地址。

网卡别名

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有一个这样一个场景,我们出差到其他地方或是没有那么方便去接入一个有线网络的时候(因为流动性很大,不可能为你提供特定的一个有线网络),我们能用到的只有无线网,但是是回到家里又的自己改回静态网络,又的手工分配地址,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在windows中我们会这样做,利用windows提供的备用设备这一项来进行设定,把备用设备改成家里的静态地址就可以满足上面的场景。但是在linux中我们依然有解决办法,这的用到网卡别名。

如图所示,把网卡etc1设置成自动获取地址,把网卡别名设置成静态地址,同样也可以满足上述场景。值得一说的是只能把备用地址设置成静态地址,把etc1网卡设置成动态地址。在linux中有更强大的功能,可以把一张网卡地址设置有多个网卡别名,而且这几个网卡地址是同时生效的,这远远比windows灵活的多

linux实现方式如下图:

网络接口配置-bonding blob.png

具体配置:

  blob.png

   blob.png

windows实现方式:如下图

  blob.png

原创文章,作者:yywan1314,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43068

(0)
yywan1314yywan1314
上一篇 2016-09-05
下一篇 2016-09-05

相关推荐

  • 马哥教育网络班22期第一周课程练习2-未闻花名

    语法:export [-fnp][变量名称]=[变量设置值] 补充说明:在shell中执行程序时,shell会提供一组环境变量。export可新增,修改或删除环境变量,供后续执行的程序使用。export的效力仅及于该此登陆操作。 参数: -f 代表[变量名称]中为函数名称。 -n 删除指定的变量。变量实际上并未删除,只是不会输出到后续指令的执行环境中。 -p…

    Linux干货 2016-08-15
  • 实验:shell脚本

    实验:迁移卷组到新系统中 在源计算机上1vgrename vg0 newvg0lvrename /dev/newvg0/lv0  newlv02umount /media/3设置此卷组为不可用:vgchange -a n newvg04扫描:pvscan 导出卷组:vgexport  newvg0扫描:pvscan 查看:pvdispla…

    Linux干货 2017-04-25
  • 系统启动这块的一些实验及基本内容–下

    下面我来讲下grub,grub在编辑的时候可以进入一种模式就是单用户模式,就是当grub.conf文件未写入密码时,普通用户将直接忽略系统密码进入系统,所以这可以称为一个捷径,也可以成为一个漏洞,当然linux的前辈们不可能连这个都想不到,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这就是我们grub的两层加密机制,在选定登陆界面之前可以设置一次,启动内核时也可以设置一次,密码也可…

    Linux干货 2016-09-13
  • 压缩与归档

    一、压缩     压缩:根据一定算法将数据以更加节省空间的形式存放。下面来看一下Linux常见的压缩工具:     1、gzip/gunzip         后缀名:.gz   …

    Linux干货 2015-05-04
  • 关于大型网站技术演进的思考(十五)–网站静态化处理—前后端分离—中(7)

    原文出处: 夏天的森林    上篇里我讲到了一种前后端分离方案,这套方案放到服务端开发人员面前比放在web前端开发人员面前或许得到的掌声会更多,我想很多资深前端工程师看到这样的技术方案可能会有种说不出来的矛盾心情,当我的工作逐渐走向越来越专业化的前端开发后,我就时常被这套前后端分离方案所困惑,最近我终于明白了这个困惑的本源在哪里…

    Linux干货 2015-03-11
  • HAProxy服务配置

    HAProxy 是一款提供高可用性、负载均衡以及基于TCP(第四层)和HTTP(第七层)应用的代理软件。 相较与 Nginx,HAProxy 更专注与反向代理,因此它可以支持更多的选项,更精细的控制,更多的健康状态检测机制和负载均衡算法。 四层和七层负载均衡的区别: 四层: 通过分析IP层及TCP/UDP层的流量实现的基于“IP+端口”的负载均衡。 七层: …

    Linux干货 2017-05-19

评论列表(1条)

  • 马哥教育
    马哥教育 2016-09-05 11:43

    写的不错,图文并貌,有理论也有实践。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