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功能。
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1. 控制器(Control):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神经,其功能是对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进行解释,根据其要求进行控制,调度程序、数据、地址,协调计算机各部分工作及内存与外设的访问等。
2. 运算器(Datapath):运算器的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即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3. 存储器(Memory):存储器的功能是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这些信息。
4. 输入(Input system):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简称外设,输入设备的作用是将程序、原始数据、文字、字符、控制命令或现场采集的数据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光电输入机、磁带机、磁盘机、光盘机等。
5. 输出(Output system):输出设备与输入设备同样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外算机的中间结果或最后结果、机内的各种数据符号及文字或各种控制信号等信息输出出来。微机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终端CRT、打印机、激光印字机、绘图仪及磁带、光盘机等。
2.按系列罗列LINUX的发行版本,并描述不同发行版本之间的联系区别。
Debian,ubuntu,mint,knopix,Slackware,Suse,OpenSUSE,RedHat,Fedora,CentOS,Gentoo,ArchLinux等;
不同的发行版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所使用的内核是相同的,而区别在于不同的厂商制作出的发行版里的命令和软件都有细微的不同。
3.描述Linux的哲学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解释性描述。
一切皆文件,尽量避免跟用户交互,配置数据存储在文本中,小程序联手解决大问题。
4.说明Linux系统上的命令使用格式,并详细介绍:ifconfig,echo , tty ,startx , export , pwd , history ,shutdown , poweroff , reboot , hwclock , date命令的使用,并配合相应的示例来阐述。
1.ifconfig 是一个用来查看、配置、启用或禁用网络接口的工具
常用方法:ifconfig #查看配置信息
ifconfig [网络设备] [网络地址][netmask(子网掩码)] #配置网络
ifconfig [网络设备] up #启用指定网卡
ifconfig [网络设备] down #关闭指定网卡
2.echo 用于在shell中打印shell变量的值,或者直接输出指定的字符串
常用方法:echo "123" #输出123
echo "123" >> abc.txt #追加123到abc.txt文件里
3.tty 显示出连接到当前标准输入的终端设备文件名
常用方法:tty
4.startx 启动图形界面
常用方法:startx
5.export 显示和设置环境变量值
常用方法:export #查看当前环境变量
export a #加入环境变量a
export -n a #删除环境变量a
6.pwd 显示用户当前工作目录
常用方法:pwd
7.history 显示曾执行过的命令, 也可以根据显示重新执行需要的命令
常用方法:history 5 #显示5条最近的命令
histroy -c #情况历史命令
histroy -w #当前缓冲区命令写入历史命令中
8.shutdown 系统关机命令
常用方法:shutdown -h now #立即关机
shutdown -h 11:50 #11:50分关机
9.poweroff 系统关机命令
常用方法:poweroff
10.reboot 系统重启命令
常用方法:reboot
11.hwclock 显示或设置当前的硬件日期和时间
常用方法:hwclock
12.date 显示或设置系统时间与日期
常用方法:date
date -s "2016-12-01 9:00" #设置当前时间
date +"%Y-%m-%d" #控制输出当前年月日
5.如何在linux系统上获取命令的帮助信息,请详细列出,并描述man文档的章节是如何划分的。
1. –help
2. man(1-8)
3.info
4.whatis
man(1-8)
1:用户命令;
2:系统调用;
3:C库调用;
4:设备文件及特殊文件;
5:文件格式;(配置文件格式)
6:游戏使用帮助;
7:杂项;
8:管理工具及守护进行;
6.请罗列Linux发行版的基础目录名称、命名法则及功能规定。
目录描述:
/ 第一层次结构的根、整个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的根目录。
/bin/ 需要在单用户模式可用的必要命令(可执行文件);面向所有用户,例如:cat、ls、cp,和/usr/bin类似。
/boot/ 引导程序文件,例如:kernel、initrd;时常是一个单独的分区[6]
/dev/ 必要设备, 例如:, /dev/null.
/etc/ 特定主机,系统范围内的配置文件。关于这个名称目前有争议。在贝尔实验室关于UNIX实现文档的早期版本中,/etc 被称为/etcetra 目录,[7]这是由于过去此目录中存放所有不属于别处的所有东西(然而,FHS限制/etc存放静态配置文件,不能包含二进制文件)。[8]自从早期文档出版以来,目录名称已被以各种方式重新称呼。最近的解释包括反向缩略语如:"可编辑的文本配置"(英文 "Editable Text Configuration")或"扩展工具箱"(英文 "Extended Tool Chest")。[9]
/etc/opt/ /opt/的配置文件
/etc/X11/ X_Window系统(版本11)的配置文件
/etc/sgml/ SGML的配置文件
/etc/xml/ XML的配置文件
/home/ 用户的家目录,包含保存的文件、个人设置等,一般为单独的分区。
/lib/ /bin/ and /sbin/中二进制文件必要的库文件。
/media/ 可移除媒体(如CD-ROM)的挂载点 (在FHS-2.3中出现)。
/lost+found 在ext3文件系统中,当系统意外崩溃或机器意外关机,会产生一些文件碎片在这里。当系统在开机启动的过程中fsck工具会检查这里,并修复已经损坏的文件系统。当系统发生问题。可能会有文件被移动到这个目录中,可能需要用手工的方式来修复,或移到文件到原来的位置上。
/mnt/ 临时挂载的文件系统。比如cdrom,u盘等,直接插入光驱无法使用,要先挂载后使用
/opt/ 可选应用软件包。
/proc/ 虚拟文件系统,将内核与进程状态归档为文本文件(系统信息都存放这目录下)。例如:uptime、 network。在Linux中,对应Procfs格式挂载。该目录下文件只能看不能改(包括root)
/root/ 超级用户的家目录
/sbin/ 必要的系统二进制文件,例如: init、 ip、 mount。sbin目录下的命令,普通用户都执行不了。
/srv/ 站点的具体数据,由系统提供。
/tmp/ 临时文件(参见 /var/tmp),在系统重启时目录中文件不会被保留。
/usr/ 默认软件都会存于该目录下。用于存储只读用户数据的第二层次;包含绝大多数的(多)用户工具和应用程序。
/var/ 变量文件——在正常运行的系统中其内容不断变化的文件,如日志,脱机文件和临时电子邮件文件。有时是一个单独的分区。如果不单独分区,有可能会把整个分区充满。如果单独分区,给大给小都不合适。
原创文章,作者:l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61789
评论列表(1条)
总结的很好,下次要加一例子说明就更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