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列出当前系统上所有已经登录的用户的用户名,注意:同一用户登录多次,则只显示 一次即可。

  • # who | cut -d" " -f 1 | sort -u

2;取出最后登录到当前系统的用户的相关信息

  • # id $(who | tail -1 |cut -d" " -f 1)

  • # last | head -1

3;取出当前系统上被用户当作其默认shell的最多的那个shell。

  • # cat /etc/passwd | cut -d":" -f 7 | sort | uniq -c | sort -n | tail -1

  • # cut -d":" -f 7 /etc/passwd | sort | uniq -c | sort -n | tail -1

4;将/etc/passwd中的第三个字段数值最大的后10个用户的信息全部改为大写后保存至/tmpmaxuser.txt文件中。

  • # sort -n -t: -k /etc/passwd | tail -10 | tr 'a-z' 'A-Z' > /tmpmaxuser.txt

5;取出当前主机的ip地址,提示:对ifconfig命令的结果进行切分。

  • # ifconfig | head -2 | tail -1 | cut -d " " -f 10

6;列出/etc目录下所有以.conf结尾的文件的文件名,并将其名字转换为大写后保存至/tmp/etc.conf文件中。

  • # ls /etc/*.conf | tr 'a-z' 'A-Z' > /tmp/etc.conf

7;显示/var目录下一级子目录或文件的总个数。

  • # ls /var | wc -l

8;取出/etc/group文件中第三个字段数值最小的10个组的名字。

  • # sort -n -t: -k 3 /etc/group | tail -10 | cut -d ":" -f 1

9;将/etc/fstab和/etc/issue文件的内容全并为同一内容后保存至/tmp/etc.test文件中。

  • # cat /etc/{fstab,issue} >> /tmp/etc.test

10;请总结描述用户和组管理类命令的使用方法并完成以下练习:

1> 创建组distro, 其GID为2016;
 #  groupadd -g 2016 distro 

2> 创建用户mandriva, 其ID为1005,基本组为distro;
 #  useradd -u 1005 -g distro mandriva

3> 创建用户mageia, 其ID为1100,家目录为/home/linux;
 #  useradd -u 1100 -d /home/linux mageia 

4> 给用户mageia添加密码,密码为mageedu;
 #  echo mageedu | passwd --stdin mageia

5> 删除mandriva, 但保留其家目录;
 #  userdel mandriva

6> 创建用户slackware, 其ID为2002,其本组为distro, 附加组peguin;
 #  useradd -u 2002 -g distro -G peguin slackware

7> 修改slackware的默认shell为/bin/tcsh;
 #  usermod -s /bin/tcsh slackware

8> 为用户slackware 新增附加组admins;
 #  usermod -G admins slackware

9> 为slackware添加密码,且要求密码最短使用期限为3天,最长为180天,警告为3天;
 #  passwd -x 180 -n 3 -w 3 slackware 

10> 添加用户openstack, 其ID为3003,基本组为clouds, 附加组为peguin和nova;
 #  useradd openstack -u 3003 -g clouds -G peguin,nova

11> 添加系统用户mysql,要求其shell为/sbin/nologin;
 #  useradd mysql -s /sbin/nologin

12> 使用echo 命令,非交互式为openstack 添加密码;
 #  echo "openstack" | passwd --stdin openstackp

命令详解


cut ,sort ,head ,tail ,uniq

cut
  • -d –delimiter=DELIM    指定分隔符

  • -f –fields=LIST    指定字段    +   #   单个字段    +   #,# 离散字段    +   #-# 连续字段  ######sort

  • -n –mumeric-sort   按数字大小排序

  • -t  –field-separator=SEP   指定分隔符

  • -k –key==KEYDEF    用于排序比较的字段

  • -f –ignore-case    忽略字符大小写

  • -u –unique     重复的行只保留一行;    重复行:连续且相同的行 ######head

  • -#  指定输出前行;默认输出10行 tail

  • -#  指定输出后行,默认输出10行

  • -f  实时显示指定文本末行

uniq  报告可移除重复的行
  • uniq [OPTION]… [INPUT [OUTPUT]]

  • -c –count  显示每行的重复次数

  • -u –unique 仅显示未曾重复过的行

  • -d –repeated   仅显示重复过的行

useradd ,usermod ,passwd

useradd
  • useradd -D 显示创建用户的默认配置

  • useradd -D [options] 修改默认选项的值

  • useradd [options] LOGIN

    • -g –gid 基本组

    • -G –groups 附加组

    • -p –password 设置密码

    • -r –system create a system account.创建系统用户

    • -u –uid UID号

    • -s –shell 用户登录shell

    • -d –home-dir 指定用户家目录路径

    • -m –create-home 创建家用户目录

    • -M –no-create-home 不创建家用户目录

    • -c –command    注释信息

usermod
  • -u –uid UID号

  • -g –gid 基本组

  • -G –groups 附加组

  • -a –append 与-G一起使用,用于为用户追加新的附加组

  • -c –command 修改注释信息

  • -d –home-dir 修改用户家目录;用户原来的文件不会被移除

  • -m –move-home  只能与-d一起使用,用于将原来的家目录移动至新目录

  • -l –login  修改用户名

  • -s –shell  修改用户的默认shell

  • -L –lock 锁定用户密码;即在用户原来的密码字符串之前添加一个"!"

  • -U –unlock 解锁用户密码

userdel
  • -r –remove-home    删除用户时并删除家目录

passwd
  • passwd  [-k]  [-l]  [-u [-f]] [-d] [-e] [-n mindays] [-x maxdays] [-w warndays] [-i inactivedays] [-S] [–stdin] [username]

  • -l –lock   锁定用户

  • -u –unlock 解锁用户

  • -f –force

  • -e –exprie 用户下次登录时更改密码

  • -d –delete 删除用户密码

  • -n –ninmun DAYS        最小使用日期

  • -x –maximun DAYS   最大使用日期

  • -w –warning DAYS   警告日期

  • -i –inactive DAYS  失效日期

  • -S –status 显示用户密码状态

  • –stdin 非交互式管道设置密码
    echo "abcdefg" | passwd --stdin root

原创文章,作者:c_c,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65645

(0)
c_cc_c
上一篇 2017-01-03
下一篇 2017-01-03

相关推荐

  • 为大家准备了几道简单的小题,不知道看过这篇文章后能否做出来?(考验你能力的时候到了,接招吧。。。) 1、将0-9分别替代成a-j 2、将/etc/issue文件中的内容转换为大写后保存至/tmp/issue.out文件中 3、计算1+2+3+..+99+100的值 4、处理字符串“xt.,l 1 jr#!$mn2 c*/fe 3 uz 4”,只保留其中的数字…

    2017-07-22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bash禅意脚本

    编程基础 程序:指令+数据 程序编程风格: 过程式:以指令为中心,数据服务于指令 对象式:以数据为中心,指令服务于数据 shell程序:提供了编程能力,解释执行 编程基本概念 编程逻辑处理方式: 顺序执行 循环执行 选择执行 shell编程:过程式、解释执行 编程语言的基本结构: 数据存储:变量、数组 表达式: a + b 语句:if shell脚本基础 s…

    Linux干货 2016-08-12
  • N26-第一周博客作业

    1.描述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功能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现在大部分的计算机为冯诺依曼体系,主要有五个组成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下为详细描述。(计算机的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二三层缓存等构成) 运算器: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控制器:分析指令,控制协调输入、输出操作对内存的访问。 存…

    Linux干货 2017-01-02
  • 踩踩Linux命令中的那些坑

    有时候面对命令的执行和条件的判断,可能会遇到莫名奇妙的原因,可能是人为错误导致,也可能是命令本身的问题。

    Linux干货 2017-11-23
  • yum使用及编译安装

    前端程序包管理器     CentOS:yum,dnf     YUM:Yellowdog update Modifier     URL:ftp:// . . .     文件服务器:  …

    Linux干货 2016-08-24
  • 浏览和管理log文件

    浏览和管理log文件 log文件是一种包含系统消息的文件,包括内核、服务和应用运行在其上。不同的日志文件对应不同的日志信息。例如,默认的系统log文件,一个log文件对应安全消息,一个log文件对应计划任务。当要对一个系统问题排错例如加载内核驱动或者当寻找对系统的非授权登录攻击,日志文件是很有帮助的。一些log文件被一个称之为rsyslogd的守护进程控制。…

    Linux干货 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