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建一个10G分区,并格式为ext4文件系统;
(1) 要求其block大小为2048, 预留空间百分比为2, 卷标为MYDATA, 默认挂载属性包含acl;
~]# fdisk /dev/sda (n, +10G 创建10G分区,w保存退出)
~]# partx -a /dev/sda ; 更新内核驱动表
~]# cat /proc/partitions
~]# mke2fs -t ext4 -b 2048 -m 2 -L "MYDATA" /dev/sda8
`]# tune2fs -o acl /dev/sda8
(2) 挂载至/data/mydata目录,要求挂载时禁止程序自动运行,且不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戳;
~]# mount -o noexec,noatime /dev/sda8 /data/mydata
2、创建一个大小为1G的swap分区,并创建好文件系统,并启用之;
3、写一个脚本
(1)、获取并列出当前系统上的所有磁盘设备;
(2)、显示每个磁盘设备上每个分区相关的空间使用信息;
这里用到命令lsblk和df,全面一个命令相当于fdisk -l 的显示信息的缩写:列出了这个磁盘的所有分区信息,df命令只能查看当前系统所挂载的分区表
vim cat_disk.sh ;查看磁盘信息的脚本文件
#!/bin/bash
#Athor:smile
#Date:2017-1-22
echo "This computer all fdisk of informatioin:"
lsblk
echo "Current system of mount info:"
df -Tha
4、总结RAID的各个级别及其组合方式和性能的不同;
博客地址:
5、创建一个大小为10G的RAID1,要求有一个空闲盘,而且CHUNK大小为128k;
~]#mdadm -C /dev/md0 -c 128k -a yes -n 3 -x 1 -l 5 /dev/sda{4,5,6,7}
解释 -C是创建,-a 自动回答yes -n 用3块磁盘创建,-x 用一块磁盘做空闲, -l 是级别RAID-5 , -c 指定chunk 为128k
~]#mke2fs -t ext4 -b 2048 -L MYDATA /dev/dm0 格式化整个分区块
~]#mkdir /mydata
~]#mount /dev/md0 /mydata 挂载
6、创建一个大小为4G的RAID5设备,chunk大小为256k,格式化ext4文件系统,要求可开机自动挂载至/backup目录,
而且不更新访问时间戳,且支持acl功能;
~]#mdadm -C /dev/md0 -c 256k -a yes -n 3 -x 1 -l 5 /dev/sda{4,5,6,7}
解释 -C是创建,-a 自动回答yes -n 用3块磁盘创建,-x 用一块磁盘做空闲, -l 是级别RAID-5 , -c 指定chunk 为256k
~]#mke2fs -t ext4 -b 2048 -L MYDATA /dev/dm0 格式化整个分区块
~]# tune2fs -o acl /dev/dm0 ;修改挂载模式
~]#mkdir /backup
~]#mount -o noatime /dev/md0 /backup 挂载
7、写一个脚本
(1) 接受一个以上文件路径作为参数;
(2) 显示每个文件拥有的行数;
(3) 总结说明本次共为几个文件统计了其行数
8、写一个脚本
(1) 传递两个以上字符串当作用户名;
(2) 创建这些用户;且密码同用户名;
(3) 总结说明共创建了几个用户;
9、写一个脚本,新建20个用户,visitor1-visitor20;计算他们的jk之和;
原创文章,作者:不忘初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66992
评论列表(1条)
写的很好,多多注意排版问题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