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6—第三周

1、列出当前系统上所有已经登录的用户的用户名,注意:同一个用户登录多次,则只显示一次即可。

[root@localhost ~]# who | cut -d ' ' -f 1 |sort -u

l_cong

root

(unknown)

 

2、取出最后登录到当前系统的用户的相关信息。

[l_cong@localhost ~]$ who | tail -1   

l_cong   pts/1        2017-02-15 16:32 (192.168.188.1)

 

3、取出当前系统上被用户当作其默认shell的最多的那个shell

[root@localhost ~]# cat /etc/passwd | cut -d ":" -f 7 |uniq -c | sort -r -n | head -1

     29 /sbin/nologin

注意:uniq -c :统计重复出现的次数

 

4、/etc/passwd中的第三个字段数值最大的后10个用户的信息全部改为大写后保存至/tmp/maxusers.txt文件中。

[root@localhost ~]# cat /etc/passwd  |  sort  -t ":"  -k 3   -n | tail -10 | tr [a-z] [A-Z]  >> /tmp/maxusers.txt

注意:-n是按照数字大小排序,-k是指定需要排序的栏位,-t指定栏位分隔符为冒号

 

5、取出当前主机的IP地址,提示:对ifconfig命令的结果进行切分。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 grep inet | head -1 | awk '{print $2}'

192.168.188.66

 

6、列出/etc目录下所有以.conf结尾的文件的文件名,并将其名字转换为大写后保存至/tmp/etc.conf文件中。

[root@localhost test]# ls /etc/*.conf | tr [a-z] [A-Z]  >> /tmp/etc.conf

 

7、显示/var目录下一级子目录或文件的总个数。

[root@localhost ~]# ls /var/  | wc -l

23

 

8、取出/etc/group文件中第三个字段数值最小的10个组的名字。

[root@localhost ~]# cat /etc/group | sort -t ":" -k 3 -n |head -10 |cut -d ":" -f 1

root

bin

daemon

sys

adm

tty

disk

lp

mem

kmem

 

9、将/etc/fstab/etc/issue文件的内容合并为同一个内容后保存至/tmp/etc.test文件中。

[root@localhost test]# cat /etc/fstab /etc/issue >>/tmp/etc.test

 

10、请总结描述用户和组管理类命令的使用方法并完成以下练习:

   (1)、创建组distro,其GID2016

   (2)、创建用户mandriva, ID号为1005;基本组为distro

   (3)、创建用户mageia,其ID号为1100,家目录为/home/linux;

   (4)、给用户mageia添加密码,密码为mageedu

   (5)、删除mandriva,但保留其家目录;

   (6)、创建用户slackware,其ID号为2002,基本组为distro,附加组peguin

   (7)、修改slackware的默认shell/bin/tcsh

   (8)、为用户slackware新增附加组admins

[root@localhost test]# groupadd -g 2016 distro

[root@localhost test]# useradd -u 1005 -g distro mandriva

[root@localhost test]# useradd -u 1100 -d /home/linux mageia

[root@localhost test]# passwd mageia

更改用户 mageia 的密码 。

新的 密码:

无效的密码: 密码少于 8 个字符

重新输入新的 密码:

passwd:所有的身份验证令牌已经成功更新。

[root@localhost test]# userdel mandriva

[root@localhost test]# groupadd peguin

[root@localhost test]# useradd -u 2002 -g distro  -G peguin slackware

[root@localhost test]# usermod -s /bin/tcsh slackware

[root@localhost test]# groupadd admins

[root@localhost test]# gpasswd -a slackware admins

正在将用户“slackware”加入到“admins”组中

 

原创文章,作者:N26-xiaoc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68793

(0)
N26-xiaocongN26-xiaocong
上一篇 2017-02-15
下一篇 2017-02-15

相关推荐

  • 第三周作业

      1. 列出当前系统上所有已经登录的用户的用户名,注意:同一个用户登录多次,则只显示一次即可。 [root@localhost ~]# who | cut -d' ' -f1 | sort -u root 2. 取出最后登录到当前系统的用户的相关信息。 [root@localhost ~]# who | tail -1 roo…

    Linux干货 2016-12-26
  • 20160810作业

    1、编写脚本/root/bin/systeminfo.sh,显示当前主机系统信息,包括主机名,IPv4地址,操作系统版本,内核版本,CPU型号,内存大小,硬盘大小。           2、编写脚本/root/bin/backup.sh,可实现每日将/etc/目录备份到/root…

    Linux干货 2016-08-12
  • Linux帮助文件的使用、history变量的使用和FHS

    怎样利用帮助文件来查询想要了解的信息? 这里以通过查找帮助文件来修改登陆信息为例子, 登陆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CentOS的的版本和内核信息, 当我们查看该相关文件的时候,会发现,里面的文档和显示的不一致,由此可以了解到,该文档是调用某些参数来实现显示CentOS的版本和内核信息。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样去查看issue文档的相关信息? 首先我们可以查看一下通…

    Linux干货 2016-08-04
  • raid5创建

    创建分区并改类型 创建raid5   创建把文件系统 生成配置文件    

    2017-12-17
  • ntp时间服务器搭建实例

    ntp时间服务器采用stratum分级架构来处理时间同步;举例说明:你搭建了一台ntp服务器,然后同步的server为stratum-1,你的ntp则为stratum-2,你的下级ntp则为tratum-3。依此类推,最多为15层。 1.ntp server安装: [root@localhost ~]# yum -y …

    Linux干货 2015-11-10
  • LVM管理

    一、简介 LVM是逻辑盘卷管理(Logical Volume Manager)的简称,它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LVM是建立在硬盘和分区之上的一个逻辑层,来提高磁盘分区管理的灵活性。 LVM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底层的物理硬盘抽象的封装起来,然后以逻辑卷的方式呈现给上层应用。在传统的磁盘管理机制中,我们的上层应用是直接访问文件系统,从而对…

    Linux干货 2016-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