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网络物理组件:路由器、交换机、PC机
网络的特性:速度、成本、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可靠性、拓扑
拓扑结构:
物理拓扑:总线拓扑
环状拓扑
星型拓扑
逻辑拓扑
OSI模型的七层结构: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传输层
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用层
网络传输用到的单位:1、位 bit (最小)
2、帧 frame
3、数据包 packet
4、网段 segment (最大)
三位通讯模式:1、单薄
2、广播
3、组播
局域网 LAN 组成: 1、computers:PC机、服务器
2、interconnections:NICS网卡、Media媒体
3、Network devices:Hubs集线路、Switches开关、Routers路由器
4、protocols:Ethernet以太网、IP、ARP、DHCP
网络电缆和接头:
Twisted-pair双绞线:UTP 非屏蔽双绞线 :UTP直通线
UTP交叉线
STP 屏蔽双绞线
Coaxial 铜头电缆:Thinnet 细缆
Thicknet 粗缆
Fiber-Optic 光纤
以太网桥的工作原理:
1、以太网监听数据帧中源MAC地址,建立MAC表
2、遇到未知MAC地址,全部端口转发
3、遇到已知的MAC地址,转发到该端口
4、接收广播帧时,会对所有端口转发
TCP/IP协议栈定义了四层:1、应用层
2、传输层
3、Internet层
4、网络访问层
TCP特性: 1、工作在传输层面向连接协议
2、全双工协议
3、半关闭
4、错误检查
5、将数据打包成段、排序
6、确认机制
7、数据恢复、重传
8、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9、拥塞控制、慢启动与拥塞避免算法
TCP包头六个标记位:
URG:表示本报文段中发送的数据是否包含紧急数据。
ACK:表示是否前面的确认号字段是否有效。
PSH: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应该立即从TCP接收缓冲区中读走数据,为接收后续数据腾出空间。
RST:RST=1的报文,说明与主机的连接出现了严重错误,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连接。v SYN:在建立连接时使用,用来同步序号。
FIN:表示通知对方本端要关闭连接了,标记数据是否发送完毕。
TCP状态机FSM:
CLOSED 没有任何连接状态
LISTEN 侦听状态,等待来自远方TCP端口的连接请求
vSYN-SENT 在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确认
SYN-RECEIVED 在收到和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确认
ESTABLISHED 代表传输连接建立,双方进入数据传送状态
FIN-WAIT-1 主动关闭,主机已发送关闭连接请求,等待对方确认
FIN-WAIT-2 主动关闭,主机已收到对方关闭传输连接确认,等待对方发送关闭传输连接请求
TIME-WAIT 完成双向传输连接关闭,等待所有分组消失
CLOSE-WAIT 被动关闭,收到对方发来的关闭连接请求,并已确认
LAST-ACK 被动关闭,等待最后一个关闭传输连接确认,并等待所有分组消失
CLOSING 双方同时尝试关闭传输连接,等待对方确认
UDP特性: 1、工作在传输层
2、提供不可靠的网络访问
3、非面向连接协议
4、有限的错误检查
5、传输性能高
6、无数据恢复特性
Internet协议特征: 1、运行于OSI网络层
2、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3、独立处理数据包
4、分层编址
5、尽力而为传输
6、无数据恢复功能
IP地址:
公式: 1、一个网络中IP数量 = 2^主机ID位 – 2
2、多少个网络 = 2^可变的网络ID位
3、网络ID值 = IP和子网掩码相与
4、划分子网的个数 = 2^借位数
5、损失IP地址个数 = (划分子网数 – 1)* 2
子网掩码的八位:
10000000=128
11000000=192
11100000=224
11110000=240
11111000=248
11111100=252
11111110=254
11111111=255
划分超网:
将多个小网,合并成一个大网(超网),主机ID位向网络ID位借位,包含全为0到全为1的所有可能。
网络接口配置-bonding:
就是将多块网卡绑定同一IP地址对外提供服务,可以实现高可用或者负载均衡。当然,直接给两块网卡设置同一IP地址是不可能的。通过bonding,虚拟一块网卡对外提供连接,物理网卡的被修改为相同的MAC地址。
网络组: 是将多个网卡聚合在一起方法,从而实现冗错和提高吞吐量。
规律: 启动网络组接口不会自动启动网络组中的port接口
启.动网络.接口中的port接口总会自动启动网络组接口
禁用网络.接口会自动禁用网络组中的port接口
没有port接口的网络组接口可以启动静态IP连接
启用DHCP连接时,没有port接口的网络组会等待port接口的加入
原创文章,作者:忠神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7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