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CentOS6的启动流程

1.按下开机按钮,电脑的主板通电,电脑开始加电自检(POST,Power On and Self Test),测试主机的硬件是否满足开机的要求.

2.加载主板上的BIOS(Base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会加载用户设定的第一个可开机设备.,这里我们只说硬盘的加载.

可以按下键盘上的Esc或者是F2或者是Del键,可以调整开机设备,这个键依据每个主板的不同而不同.

3.BIOS加载硬盘的第一个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内的内容,也叫做MBR(Master Boot Record,主引导记录).

MBR只有512byte大小,由三部分组成:主引导记录,硬盘分区表和硬盘有效标志,其中主引导记录占用446byte,硬盘分区表占用64byte,硬盘有效标志占用2byte,通常为55AA.

4.由MBR来加载CentOS系统的开机系统管理程序GRUB(GRand Unitifed Bootloader),也就是/boot/grub/grub.conf文件.grub.conf**这个文件的内容如下:

#指定默认加载第一个系统,如果没有这一项,用户不选择的话,系统默认会一直停在这里
default=0 
#开机菜单显示的时间,不建议设置太长时间              
timeout=5
#开机菜单显示时的背景图,分辨率为640*480               
splashimage=(hd0,0)/grub/splash.xpm.gz 
#这一项为默认隐藏菜单,可以省略       
hiddenmenu 
#显示的开机菜单               
title CentOS 6 (2.6.32-642.el6.x86_64)
    #指定系统所在的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2.6.32-642.el6.x86_64 ro root=UUID=234a19e9-96c4-4710-af9b-536fdefbe875 rd_NO_LUKS rd_NO_LVM LANG=en_US.UTF-8 KEYBOARDTYPE=pc KEYTABLE=us  rhgb quiet
        #指明内核kernel的地址,这里的根文件系统为/boot这个分区,后面接的是开机时内核加载的参数
        #ro指定开机过程中,以ro(ready only)方式加载根文件系统
        #root=UUID=234a19e9-96c4-4710-af9b-536fdefbe875为系统的真正的根,这里是用硬盘分区的UUID号指定的 
        #rd_NO_LUKS 的意思是说系统上禁用会被initrd或init脚本自动挂载的加密设备
        #LANG=en_US.UTF-8指定系统所用的语言 
        #rd_NO_LVM为系统不启用LVM逻辑卷
        #rd_NO_MD 选项为系统禁用软RAID设备
        #SYSFONT=latarcyrheb-sun16选项为系统开机时所用的字体
        #KEYBOARDTYPE=pc选项为指定键盘的类型
        #KEYTABLE=us选项为指定美式键盘
        #rd_NO_DM选项为不启用硬RAID
        #rhgb选项为不显示开机的画面
        #quiet选项指定系统开机过程中加载的各种信息不显示出来
    #指明initramfs.img文件的地址,这里默认的根系统为/boot分区
    initrd /initramfs-2.6.32-642.el6.x86_64.img

5.依据GRUB中的信息,加载CentOS6系统的内核到内存中,并把内核解压缩.

6.内核初始化完成后,会加载initramfs.img这个虚拟的文件系统,并根据initramfs.img提供的各种驱动探测加载主机上所有的硬件设备,然后以只读的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

7.执行/sbin/init程序,读取系统的/etc/inittab文件,取得系统的运行级别,同时运行/etc/rc.d/rc.sysinit程序,初始化系统的各种信息,比如:

读取主机名hostname,
依据/etc/issue文件读取系统的欢迎信息
激活udev和selinux
检测根文件系统,并根据/etc/fstab文件来以读写方式重新挂载根文件系统
设置系统时钟
激活swap分区
根据/etc/sysctl.conf文件设置内核参数
激活lvm及software raid设备
加载额外设备的驱动程序

8.根据系统的运行级别,运行/etc/rc.d/rc#.d/下的各种文件,这里所有的文件都是/etc/rc.d/init.d/目录下文件的软链接

这个文件夹下面的程序都是以K和S开头的,基中
以K开头的文件是在系统开机过程中要被运行的服务,K后面跟的数字表示的是服务的运行次序;数字越小,越先运行;数字越小的服务,通常都会依赖到别的服务,
以S开关的服务则表示的是系统在关机或是切换运行级别时要结束的服务,S后面跟的数字表示的是服务结束的次序;数字越小,越先被结束;数字越小的服务,通常为被依赖到的服务

9.正常级别下,前面的程序运行完毕后, 最后一个S99local的程序指向/etc/rc.d/rc.local这个脚本,用户可以在这个脚本里可以写入自己不方便或是不需写入的系统服务脚本.

10.执行/bin/login程序,进入登录状态,等待用户登录

原创文章,作者:renpingshe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75587

(0)
renpingshengrenpingsheng
上一篇 2017-05-14
下一篇 2017-05-14

相关推荐

  • Linux进程与计划任务

    Linux进程与计划任务 linux进程及作业管理 进程 内核的功用:进程管理、文件系统、网络功能、内存管理、驱动程序、安全功能等特权操作模式切换(理想状态):70%CPU时间用户模式+30%CPU时间内核模式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存在生命周期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在早期…

    Linux干货 2016-09-23
  • N25_第十周作业

    1、请详细描述CentOS系统的启动流程(详细到每个过程系统做了哪些事情) POST –> BootSequence(BIOS) –>Bootloader(MBR) –>Kernel(ramdisk)–>rootfs(readonly)–>switchroot&#821…

    Linux干货 2017-02-14
  • GlusterFS测试报告-01

    一、GlusterFS基础环境的介绍 1、关于GlusterFS文件系统和架构的介绍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046a7b3ef65250f9c27fa9d9.html 2、实验的目的 a. 利用多台性能较低并且老旧的服务器,实现企业的云盘功能 b. GlusterFS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部署和配置 c. 实现Glust…

    Linux干货 2016-07-22
  • Linux下vim编辑器的使用

    vim编辑器 概括 vim,是vi的升级版本,它不仅兼容vi的所有指令,还有一些新的特性在里面。 使用vi和vim的三种主要模式 vim在工作过程当中有三种模式,编辑模式(命令模式)、输入模式、末行模式     1、编辑模式:也叫命令模式,键盘操作常被理解为编辑命令;     2…

    Linux干货 2016-08-10
  • 基于ssl协议和openssl工具建立私有CA

    前言     要自建CA需先了解openssl工具和ssl协议还有各加密类型     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字层当前版本为3.0,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身份认证和加密数据传输,它工作在传输层和各应用层之间,用户可以选择是否使用ssl进行传输,选择ssl协议将调用…

    Linux干货 201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