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在linux系统上面,系统可以记录从开机到当前系统上面何时发生了那些事情,并将其分类,分级别写到特定的日志文件当中,如系统自身产生的问题,用户登录信息,网络数据信息等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日志信息来解决系统方面的错误,网络服务问题等等。日志对于安全来说,非常重要,它记录了系统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你可以通过它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受到攻击时攻击者留下的痕迹。 日志主要的功能有:审计和监测。它还可以实时的监测系统状态,监测和追踪侵入者等等。

  日志存在的位置/var/log即ls /var/log

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常用的日志文件如下: 
   btmp 记录denglu失败的信息 
   lastlog 记录最近几次成功登录的事件和最后一次不成功的登录 
   messages 从syslog中记录信息(有的链接到syslog文件) 
   utmp    记录当前登录的每个用户

   wtmp    系统登录的情况:登入登出

登录信息的查看 
我们也可以通过last 命令查看登录日志内容 
哪个用户在哪个时间通过哪种方式登录系统的情况
      1./var/log/lastlog  #最后登录信息
      2.lastlog  #记录所有的用户什么时候登录过系统
      3./var/log/btmp  # 用户登录系统的错误信息
          lastb  查看
      4./var/log/wtmp  # 用户登录系统的成功信息
      5.# 如果说你发现你的btmp文件变得很大,说明有很大的可能是有人在暴力破解你的主机

日志的记录方式:

         消息类型:auth,authpriv,security;cron,daemon,kern,lpr,mail, mark,news,syslog,user,uucp,local0~local7.
         错误级别:(8级)debug,info,notice,warning|warn;err|error;crit,alert,emerg|panic
         动作域:file,user,console,@remote_ip
         举如上的/etc/syslog.conf文件三个例子:
         *.info;mail.none;authpriv.none;cron.none /var/log/messages
        表示info级别的任何消息都发送到/var/log/messages日志文件,但邮件系统、验证系统
        和计划任务的错误级别信息就除外,不发送(none表示禁止)
         cron.* /var/log/cron 表示所有级别的cron信息发到/var/log/cron文件
         *.emerg * 表示emerg错误级别(危险状态)的所有消息类型发给所有用户
日志输入的规则 
        .info 高于info级别的信息全部记录到某个文件 
        =级别 仅记录等于某个级别的日志 
      例:.=info 只记录info级别的日志 
      ! 级别 除了某个级别意外,记录所有的级别信息 
     例.!err 除了err外记录所有 
     none 指的是排除某个类别
自定义ssh服务的日志:

#编辑vim /etc/rsyslog.conf

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定义sshd日志的级别 vim /etc/ssh/sshd_config,重启服务,测试结果

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

systemctl restart sshd

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linux日志的切割存储(回滚原理)

 随着日志文件内容的日益增加,对于后期的处理带来非常的不便,因此就需要一种机制能够对日志进行处理,rsyslog就提供了一个这杨一个功能组件logrotate

vim /etc/logrotate.conf

       # rotate log files weekly
       weekly  # 每周执行回滚
      # keep 4 weeks worth of backlogs
     rotate 4   #保留4个副本 
      # create new (empty) log files after rotating old ones
     create   #创建新的文件存储数据
     # use date as a suffix of the rotated file
     dateext   #使用日期为后缀的回滚文件  #可以去/var/log目录下看看
     #compress
     # RPM packages drop log rotation information into this directory
      include /etc/logrotate.d
     # no packages own wtmp and btmp — we’ll rotate them here
        /var/log/wtmp {  #指定的日志文件
               monthly     #每月轮转一次
               create 0664 root utmp
                minsize 1M    #日志文件必须大于1M才会去轮换(回滚)
                 rotate 1      #保存一个轮换日志
     }
       /var/log/btmp {
    missingok  #  如果日志文件不存在,继续处理下一个文件而不产生报错信息。
    monthly
    create 0600 root utmp  #设置utmp  这个日志文件的权限,属主,属组
    rotate 1
    }
我们跟着上面个例子继续据ssh日志来完成日志的切割存储

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准备两台装置server   client 

首先服务端

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重启及查看端口

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m在客户端client

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重启服务及测试


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linux 系统日志管理

tail -f /var/log/message  动态查看增加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gd147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84718

(2)
gd1479gd1479
上一篇 2017-08-14
下一篇 2017-08-14

相关推荐

  • shell与kernel的理解

    Shell 的英文释义是外壳,与kernel 内核名词遥相呼应,一外一内,一壳一核。内核就像瑞士银行的金库,存放着客户的黄金等众多的(硬件)资产,闲杂人等(包括客户)当然是严格禁止入内的,而作为客户要存取金库中的资产则需要通过专门的特定管理人员代为操作完成,并把存取(操作)的结果呈现给客户。在Linux操作系统中,shell的职能就类似于金库的操作人员,客户…

    Linux干货 2016-02-14
  • Linux用户和组相关知道小结

    用户和组主要配置文件相关的参数,以及这些文件管理常用的命令。有很多的不足的地方。望大家指导。

    Linux干货 2017-11-18
  • 马哥教育网络班20期 第8周课程练习

    1、请描述网桥、集线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功能、使用场景与区别。 网桥:工作于数据链路层,实现多个lan之间数据的转发,隔离冲突域,类似二层交换机。 集线器:工作于物理层,实现设备的接入,数据信号放大、中转,共享信道。把一个端口接收的所有信号向所有端口分发出去 二层交换机:工作于数据链路层,可连接多个lan,根据帧的mac来转发数据,隔离冲突域…

    Linux干货 2016-08-15
  • find文件查找

    文件查找      在文件系统上查找符合条件的文件:      实现工具:locate,find locate:      构建于实现构建好的索引库:/var/lib/mlocate/mlocate.db   &nbsp…

    Linux干货 2016-08-22
  • GNU awk的输出格式化和操作符

    printf命令 格式化输出:printf “FORMAT”, item1, item2, … (1) 必须指定FORMAT (2) 不会自动换行,需要显式给出换行控制符,\n (3) FORMAT中需要分别为后面每个item指定格式符 格式符:与item一一对应 %c: 显示字符的ASCII码 %d, %i: 显示十进制整数 %e, %E:显示…

    2018-01-01
  • keepalived实现高可用LVS

    前言 vrrp介绍:  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就是把多个路由器或多个网关设备加入到组中,然后在这一组中虚拟出一个路由器,此虚拟路由器有真是的IP和MAC地址,客户端将网关指向此虚拟路由器的IP;客户端向此虚拟路由器的IP和MAC地址发起请求时,由活动路由器负责响应;当活动路…

    Linux干货 201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