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管理及shell脚本编程练习

1、创建一个10G分区,并格式为ext4文件系统

  1. a) 要求其block大小为2048,预留空间百分比为2,卷标为MYDATA,默认挂载属性包含acl;

~]# mke2fs –t ext4 –b 2048 –m 2 –L MYDATA  /dev/sda3

  1. b) 挂载至/data/madata目录,要求挂载时禁止程序自动运行,且不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戳;

~]# mount –o acl,noatime,noexec /dev/sda3 /data/mydata

2、创建一个大小为1G的swap分区,并创建好文件系统,并启用之

~]# partx –a /dev/sda

~]# mkswap /dev/sda4

~]# swapon /dev/sda4

3、写一个脚本

  1. a) 获取并列出当前系统上所有磁盘设备
  2. b) 显示每个磁盘设备上每个分区相关的空间使用信息

#!/bin/bash

disk=$(ls /dev/sd[a-z])

echo $disk

fdisk –l /dev/sd[a-z]

4、总结RAID的各个级别及其组合方式和性能的不同

磁盘阵列的英文全名是RedundantArrays of lnexpensive Disks (RAID),即容错廉价磁盘阵列。RAID 可以通过一些技术将多个较小的磁盘整合成为一个较大的磁盘设备;而这个较大的磁盘功能可不止是存储而已。它还具有数据保护的功能。整个RAID由于选择的等级(level)不同。而使得整合后的磁盘具有不同的功能。基本常见的等级有这几种。

RAID-0(等量模式,stripe):性能最佳

这种模式如果使用相同型号与容量的磁盘来组成时,效果较佳。这种模式的RAID会将磁盘先切出等量的区块,然后当一个文件要写入RAID时。该文件会依据块的大小切割好。之后再依序放到各个磁盘里面去。由于每个磁盘会交错存放数据。因此当你的数据要写入RAID时。数据会被等量放置在各个磁盘上面。使用此等级必须要自行负担数据损毁的风险,如果某一块磁盘损毁了,那么文件数据将缺一块。此时这个文件就损毁了。由于每个文件都是这样存放的。因此RAID-0只要有任何一块磁盘损毁。在RAID上面的所有数据都会丢失而无法读取。

RAID-1(映像模式。mirror):完整备份

这种模式也是需要相同的磁盘容量,最好是一模一样的磁盘。如果是不同容量的磁盘组成RAID-1时。那么容量将以最小的那一块磁盘为主。这种模式主要是让同一份数据完整保存在两块磁盘上面。因此,整体RAID的容量几乎少了一半。由于两块磁盘内的数据一模一样,所以任何一块硬盘损毁时,数据还是可以完整保留下来。所以说RAID-1最大的优点大概就在于数据的备份。不过由于磁盘容量有一半用在备份,因此总容量会是全部磁盘容量的一半。虽然RAID-1的写入性能不佳,不过读取的性能还可以。这是因为数据有两份在不同的磁盘上面,如果多个进程在读取同一条数据是,RAID会自行取得最佳的读取平衡。

RAID 0+1,RAID 1+0

RAID 0+1就是先让两块磁盘组成RAID 0 ,并且这样的设置共有两组;然后将这两组RAID 0再组成一组RAID 1。这就是RAID 0+1。反过来说,RAID1+0就是先组成RAID-1再组成RAID-0的意思。由于具有RAID 0和RAID 1的优点,所以性能得到提升,并且数据也得以备份。但同时总容量会少一半用来作为备份。

RAID 5:性能与数据备份的均衡考虑

RAID-5至少需要三块以上的磁盘才能组成这种类型的磁盘阵列。这种磁盘阵列的数据写入优点类似RAID-0,不过每个循环的写入过程中,在每块磁盘还加入一个同为检查数据,这个数据会记录其他磁盘的备份数据,用于当有磁盘损毁时的救援。由于有同位检查码,因此RAID5的总容量护士整体磁盘数量减一块。当损毁的磁盘数量大于等于两块时,这整组RAID 5的数据就损毁了。因为RAID 5 默认仅能支持一块磁盘的损毁情况。

5、创建一个大小为10G的RAID1,要求有一个空闲盘,而且CHUNK大小为128K

~]# mdadm –C /dev/md0 –l 1 –n 2 –a yes –c 128 –x 1 /dev/sdc{1,2,3}

6、创建一个大小为4G的RAID5设备,chunk大小为256k,格式化ext4文件系统,要求可开机自动挂载至/backup目录,而且不更新访问时间戳,且支持acl功能

~]# mdadm -C /dev/md1 -a yes -n 3 -c 256 -l 5 /dev/sdd{1,2,3}

~]# blkid /dev/md1

~]# mkdir /backup

~]# mount /dev/md1 /backup/

7、写一个脚本

  1. a) 接受一个以上文件路径作为参数
  2. b) 显示每个文件拥有的行数
  3. c) 总结说明本次共为几个文件统计了其行数

#!/bin/bash

#

declare –I sum=$#

if [$# -ep 0]; then

echo “please input the file path”

exit 1

fi

for I in $*;do

if [-f $i];then

line=$(wc –l $i | cut –d “ ” –f 1)

ecgo “$i has $line lines”

fi

done

echo “there are $sum files total.”

8、写一个脚本

  1. a) 传递两个以上字符串当作用户名
  2. b) 创建这些用户,且密码同用户名
  3. c) 总结说明共创建了几个用户

#!/bin/bash

#

declare –I sum=$#

if [$# -lt 1];then

echo “please input at least two users”

exit 1

fi

for i in $*;do

useradd $i

password=$i

echo $password | passwd –stdin $i

done

echo ”Creatde users are $sum total.”

9、写一个脚本,新建20个用户,visitor1-visitor20;计算他们的ID之和

#!/bin/bash

#

sum=0

for I in {1..20};do

useradd $i

idsum=$(id –u $i)

let sum+=$idsum

done

echo “idsum=$sum”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Linux运维部落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88405

(1)
N27_wjxN27_wjx
上一篇 2017-11-14
下一篇 2017-11-15

相关推荐

  • CIDR,子网掩码以及划分子网超网

    对于中小企业,假如有两千台机器,给他分个B类地址,6万多个,太浪费了,分个C类地址,一个C类地址254个,又不够,又得多申请几个,所以A,B,C类IP地址划分太过僵硬,很不灵活,因此又提出无类域间路(CIDR)由划分IP地址的方法。 无类域间路由(CIDR) 传统划分IP地址的方法都是8位划分的,要不就是前8位网络ID,后24位主机ID;或前16位网络ID,…

    2017-09-16
  • centos7 root密码忘记怎么修改

           对于事务繁忙或者容易忘东忘西的朋友说,想要记着一些事情总感觉比登天还要难,特别是像密码之类的。可能要记忆的密码太多,总是不经意间就把密码忘记或者把密码混淆。总之这种站的比例还是有点分量的,例如我刚刚接触Linux时 ,第一把centos7装到电脑上没有多久,就把root密码忘记了,费了好时间,也请教了很多…

    Linux干货 2017-04-03
  • N27_第一周作业

    一、描述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功能 计算机由CPU、内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CPU: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缓存 *运算器:进行数字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 A、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位置; B、对指令进行译码或测试,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 C、控制并控制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数据流动的方向。 *寄存器:暂存指令…

    Linux干货 2017-09-04
  • Nginx专题: 从编译安装到URL重写

    Nginx专题: 从编译安装到URL重写 前言 环境介绍 Nginx介绍 编译安装Nginx 配置文件解释 main和event{}的配置 http{}的基本配置 配置Nginx 搭建一个基本的Nginx Web服务器 实现https 创建CA并签署Nginx证书 修改配置文件 测试https 实现URL Rewrite将不同浏览器的请求响应不同页面 URL…

    Linux干货 2016-04-04
  • LVM相关使用

    前言: LVM是 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的简写,它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它由Heinz Mauelshagen在Linux 2.4内核上实现,Linux用户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遇到的一个常见的难以决定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评估各分区大小,以分配合适的硬盘空间。普通的磁盘分区管理方式在逻辑分区划分…

    Linux干货 2017-08-13
  • ☞实时数据同步方案{ rsync; inotify; }

    实时数据同步方案{ rsync; inotify; } rsync 传输数据 安装 rsyncd 服务 CentOS 6 CentOS 7 配置 rsyncd 服务 配置 rsync 手动同步示例     启动 rsyncd 服务 CentOS 6 CentOS 7 rsync 客户端命令 rsync 数据传输功能 基…

    Linux干货 2016-10-29

评论列表(1条)

  • 马哥教育
    马哥教育 2017-12-02 09:21

    创建磁盘的步骤没有,可以简单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