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linux操作系统启动流程
CentOS 启动流程图:
通电自检 power on system test(POST)–> BIOS –>
主机加电以后会将各个部件运转起来,然后通过COMS上的软件程序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检测每个设备cpu、内存、硬盘进行故障检查并进行硬件设备初始化。
Boot Loader –>加载MBR –>
根据BIOS设定的启动顺序启动位于磁盘第一个扇区的程序Boot Laader。
加载内核 kernel –>rootfs –>switchroot –>
内核的加载是通过 Boot Loader 将读取到 kernel文件并将其解压至内存中,内存中的kernel通过在加载至内存的initrd文件模拟成的根目录来加载硬盘上所需要的核心模块、硬盘、驱动等。然后以只读的方式挂载到真实的跟文件系统。
sbin/init –>读取系统配置信息初始化系统
当根被挂在后将要会执行第一个程序init, CentOS 5采用的是SysVinit方式 /etc/inittab CentOS 6采用的Upstart方式/etc/inittab, /etc/init/.conf CentOS 7采用Systemd方式 /usr/lib/systemd/*
2、简述grub启动引导程序配置及命令行接口详解
grub 的启动流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 stage1:实际在第一不执行的时候并没有真正执行程序,而只是运行grub的最小安装程序,将MDR之外的stage1_5阶段载入并执行。
- stage1_5: 与stage2文件系统进行交互
- stage2:通过Boot Loader加载位于配置文件来引导启动系统
grub的配置文件被存放在/boot/grub/grub.conf
- default:表示默认启动菜单选项0表示选着第一个
- timeout:启动菜单存在是时间
- splashimage: 菜单的背景图片
- hiddenmenu:隐藏菜单
- title:菜单的标题
- root (hd0,0): 选着要启动的磁盘,其中hd0代表第一个磁盘,后面的0为第一个分区。
- kernel:需要启用的内核及内核的相关配置
- initrd:内核所识别模拟的根目录的文件
开机在此界面上按下e键则进入选着模式,c键进入grub命令行模式
3、实现kickstart文件制作与光盘镜像制作
下载并安装工具:
yum install system-config-kickstart 安装并打开
图形界面打开:
system-config-kickstart
编辑好需要的配置信息保存为ks.cfg
创建一个新目录myiso
挂载磁盘将isolinux 的目录及子目录和ks.cfg配置文件一同拷贝至myiso内
返回父目录执行封装命令
mkisofs -R -J -T -v --no-emul-boot --boot-load-size 4 --boot-info-table -V "CentOS" -c isolinux/boot.cat -b isolinux/isolinux.bin -o /root/boot.iso mybiso/
生成boot.iso 镜像
挂载磁盘 此处按ESC键 数据配置文件位置 如果需网络还可设置ip信息 或修改 myiso\isolinux\isolinux.cfg内添加到配置文件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Linux运维部落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91485
评论列表(1条)
可以再完善一下,如何不通过界面的形式,来配置和安装类linux操作系统~加油~